【国语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国语》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记载了周代至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活动。其中,《勾践灭吴》是《国语·越语》中的一篇重要篇章,讲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忍辱负重,最终复国灭吴的故事。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勾践的坚韧与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策略。
一、
《勾践灭吴》主要叙述了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中战败,被迫屈辱求和,之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成功复仇灭吴的过程。文中通过勾践与文种、范蠡等人的对话,展现了其深谋远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文章强调了“忍”字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权术与人性。勾践的成功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心理与意志的胜利。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越王勾践,会稽之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越王勾践因会稽之战而蒙受耻辱,经过十年的积蓄力量,十年的教育训练。 |
|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士卒之死也。 | 我不想要匹夫的勇敢,而是希望将士们誓死效忠。 |
|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也。 | 即使没有外患,但谋士和勇士也不能不加以培养。 |
| 今吾将事之以礼,奉之以货,不敢有加焉。 | 现在我将以礼相待,用财物奉承,不敢有所加害。 |
| 吾将伐吴,非为己也,为天下也。 | 我要讨伐吴国,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天下人。 |
| 吾闻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我听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今吴王好战,其民多怨,吾可以得志矣。 | 当前吴王好战,百姓多有怨言,我可以实现抱负了。 |
| 吾不欲多言,愿与子同死。 | 我不想多说,愿与你一同赴死。 |
三、结语
《勾践灭吴》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政论文章。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一时的胜利者,而是能在逆境中坚持、在失败中崛起的人。勾践的忍耐与谋划,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作为励志与谋略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