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饴弄孙的成语解释】“含饴弄孙”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常用来形容老年人安享晚年、与子孙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景。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家庭和谐的美好画面,也传达了对长辈生活状态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一、成语解释
| 成语 | 含饴弄孙 |
| 拼音 | hán yí nòng sūn |
| 出处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子年幼,未尝见世路之艰难,宜令其知之,勿使含饴弄孙,以误其志。” |
| 释义 | 含着糖逗弄孙子,比喻老人安享晚年,与子孙同乐。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老年人生活幸福、家庭和睦的场景。 |
| 近义词 | 安享晚年、儿孙满堂、天伦之乐 |
| 反义词 | 孤苦伶仃、老无所依、晚景凄凉 |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含饴弄孙”最早出自《后汉书》,原文中提到的是马皇后对儿子的劝诫。她认为年轻人不应只顾安逸,而应了解世事艰难,不要只沉浸在“含饴弄孙”的闲适生活中。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褒义表达,用来形容老年人生活富足、家庭幸福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与例子
| 场景 | 示例 |
| 家庭聚会 | 老人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糖果,看着孩子们玩耍,真是含饴弄孙的幸福景象。 |
| 文章描写 | 他一生勤劳,退休后终于可以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 |
| 社会评论 | 在老龄化社会中,如何让老人真正实现含饴弄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四、总结
“含饴弄孙”不仅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它表达了人们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期望,也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忽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重要性。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现实意义来看,这个成语都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情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