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阻击战的历史简介】黑山阻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一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战斗。这场战斗发生在1948年10月,是辽沈战役中的一次关键战役,主要由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在黑山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顽强阻击,为后续主力部队围歼敌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黑山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时,国民党军企图通过黑山向沈阳撤退,而解放军则决心在此阻击敌人,切断其退路。第10纵队在司令员梁兴初的指挥下,依托地形优势,采取灵活战术,成功抵挡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为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次战斗不仅展现了我军指战员的英勇无畏和卓越指挥能力,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黑山阻击战的胜利,加速了东北全境的解放进程,为全国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黑山阻击战简要概况表
| 项目 | 内容 |
| 战役名称 | 黑山阻击战 |
| 发生时间 | 1948年10月 |
| 地点 | 辽宁省黑山县 |
| 参战部队 | 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主力) |
| 对手 | 国民党军(主要是新五军、新六军等) |
| 战役背景 | 辽沈战役期间,为阻止国民党军撤退 |
| 战役结果 | 解放军成功阻击敌军,为围歼创造条件 |
| 战术特点 | 依托地形、灵活机动、顽强坚守 |
| 历史意义 | 加速东北解放,为全国解放奠定基础 |
| 指挥官 | 梁兴初(第10纵队司令员) |
| 群众支持 | 当地群众积极支援前线 |
黑山阻击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却具有深远影响。它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意志与信念的象征,激励着后来的革命者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