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锫是什么意思】“锫”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使用。它属于化学元素中的一个名称,具有特定的科学含义。本文将从字义、读音、来源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锫”(拼音:bēi)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人工合成元素,其元素符号为Bk,原子序数为97,属于锕系元素之一。该元素由美国科学家于1940年首次合成,是以美国物理学家伯克利(Berkeley)命名的,因此得名“锫”。
“锫”字本身在日常汉语中并不常见,仅在科学领域或专业文献中出现。由于其高放射性和极短的半衰期,目前“锫”主要用于核研究和实验,实际应用较少。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汉字 | 锫 |
拼音 | bēi |
部首 | 金(表示与金属相关) |
结构 | 左右结构 |
含义 | 化学元素,人工合成,用于核研究 |
元素符号 | Bk |
原子序数 | 97 |
所属周期 | 第7周期 |
所属族 | 锕系元素 |
发现时间 | 1940年 |
发现者 | 美国科学家(以伯克利命名) |
特性 | 高放射性、半衰期短、人工合成 |
应用 | 主要用于核物理研究和实验 |
日常使用 | 极少,仅在科学文献中出现 |
三、结语
“锫”作为一个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使用,但在化学和核物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了解“锫”的含义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知识,也能加深对现代科学发展的认识。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掌握其基本概念即可,无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