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什么意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这句话原本是形容司马昭的野心和篡位意图已经昭然若揭,连路上的普通人都能看出来。后来,这句成语被广泛用来比喻那些心怀不轨、企图谋取权力或利益的人,其真实意图早已被人察觉。
一、成语来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原文 |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
背景 |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权臣,后成为西晋奠基人之一。他逐渐掌握大权,有篡夺皇位的野心。 |
二、字面意思
- 司马昭:指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昭。
- 心:指其内心想法或真实意图。
- 路人皆知:意思是连路过的人都知道。
整体意思是:司马昭的野心和真实目的,连普通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三、引申含义
项目 | 内容 |
比喻对象 | 心怀不轨之人 |
使用场景 | 描述某人行为隐秘但意图明显 |
常见用法 | “他的计划早就暴露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四、历史背景简述
司马昭在魏国掌权后,逐步削弱皇帝的权力,最终迫使魏帝禅让,建立晋朝。他在位期间,虽然表面上维持了国家稳定,但实际已掌握实权,因此当时就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说法。这一说法后来成为形容“野心昭然若揭”的经典表达。
五、使用建议
项目 | 内容 |
正确使用 | 用于形容某人意图明显、不可隐藏 |
避免滥用 | 不宜用于无明确恶意的行为 |
文化语境 | 属于中文成语,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 |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形容人心机深重,意图明显,人人皆知 |
来源 | 《三国志》 |
历史背景 | 司马昭掌权、意图篡位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行为隐秘但意图明显 |
文化价值 |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成语之一 |
结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要善于观察、明辨是非。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常被用来警示那些试图掩盖真实意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