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原文】《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向后主刘禅所上的一篇奏章。文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君主的忠心以及对北伐的决心。全文情感真挚,语言恳切,被誉为古代臣子进谏的典范之作。
一、
《出师表》共分为六个部分:
1. 开头自述: 诸葛亮回顾自己受命以来的经历,表明自己尽心尽力辅佐朝廷。
2. 分析时局: 指出当前国家形势严峻,需要上下一心,不可懈怠。
3. 推荐贤才: 推荐贤能之士,强调用人的重要性。
4. 表达决心: 表明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北伐大业。
5. 劝勉后主: 呼吁后主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以保国家安定。
6. 结尾感慨: 表达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
二、表格展示
部分 | 内容概要 | 主要观点 |
第一部分 | 自述经历 | 回顾受命以来的辛劳与忠诚 |
第二部分 | 分析局势 | 强调当前形势严峻,需谨慎应对 |
第三部分 | 推荐贤才 | 提出人才的重要性,推荐贤能 |
第四部分 | 表达决心 | 表明北伐的决心与不畏艰险的态度 |
第五部分 | 劝勉后主 | 呼吁后主重用贤臣、避免误国 |
第六部分 | 结尾感慨 | 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与对国家的担忧 |
三、原文节选(部分)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结语
《出师表》不仅是一篇政治奏章,更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忠诚之作。它体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责任感、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对理想的坚持。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诚与担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