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行程二万能体会到什么】“屈指行程二万”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原句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其中,“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红军长征途中所走过的两万五千里的艰难路程。
通过“屈指行程二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更能体会到一种精神力量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这一句的总结分析:
“屈指行程二万”不仅是对长征路程的简单描述,更是对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精神的高度概括。在那个战火纷飞、条件艰苦的年代,红军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壮举。这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种信仰的胜利。
从字面来看,“屈指”表示计算或估算,而“行程二万”则强调了长征的漫长与不易。它让人联想到无数战士在风雪中前行、在饥饿中坚持、在战斗中牺牲的场景。这种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毛泽东《七律·长征》 |
含义 | 描述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艰难历程 |
背景 | 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围剿,进行的战略转移 |
精神内涵 | 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团结奋斗、信仰坚定 |
历史意义 | 体现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
现代启示 | 鼓舞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与坚持,珍惜和平生活 |
文学价值 | 语言凝练,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结语:
“屈指行程二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就有路。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