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艺术或文化的高雅与通俗之分。然而,它们最初的含义并非如此简单,而是源自古代的音乐与文学传统。
一、
“阳春白雪”最早出自《对楚王问》,原指一种高雅的乐曲,后来引申为高深、不通俗的艺术作品;而“下里巴人”则来源于《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原本是民间通俗的歌曲,后被用来比喻大众化、通俗易懂的作品。两者原本是音乐作品的名称,后来才逐渐演变为文化层次的象征。
在古代,这两种音乐风格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审美趣味。阳春白雪属于士大夫阶层欣赏的高雅艺术,而下里巴人则是普通百姓喜爱的通俗音乐。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阳春白雪 | 下里巴人 |
出处 | 《对楚王问》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原意 | 高雅乐曲,象征高深艺术 | 民间通俗歌曲,象征大众文化 |
文化背景 | 士大夫阶层的审美 | 普通百姓的娱乐方式 |
后世引申义 | 高雅、不易理解的艺术 | 通俗、贴近生活的艺术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高雅文化或作品 | 多用于形容通俗文化或作品 |
对比意义 | 体现文化层次的差异 | 体现文化普及与大众性 |
三、结语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最初并不是用来划分文化高低的标签,而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逐渐成为文化品位的象征,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艺术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原始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