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野望吟整首诗的意思】《寒食野望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反映民间风俗和人生感慨的诗作。该诗描写了寒食节期间,人们在野外祭祖、扫墓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无常、人生短暂的思考。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一、诗歌原文
> 寒食野望吟
> 白居易
> 乌啼鹊噪昏乔木,
> 一封朝奏九重天。
> 江南江北伤心色,
> 朝朝暮暮起愁烟。
> 魂随魂散知何在?
> 马蹄踏破旧时田。
> 借问谁家有新冢?
> 谁家无墓又谁怜?
二、诗歌
这首诗通过描写寒食节期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死亡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世悲欢的感叹。尤其是“魂随魂散知何在?”一句,道出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无奈。
三、诗句解析表
诗句 | 解析 |
乌啼鹊噪昏乔木 | 描写黄昏时分,乌鸦和喜鹊在枝头嘈杂鸣叫,营造出一种凄凉氛围。 |
一封朝奏九重天 | 可能指朝廷的奏章传达到皇帝那里,暗示社会动荡或官场变化。 |
江南江北伤心色 | 表示无论南北,处处都充满悲伤的情绪,反映出普遍的社会情绪。 |
朝朝暮暮起愁烟 | 每日每夜都有忧愁的气息升起,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压抑与哀伤。 |
魂随魂散知何在? | 问灵魂去了哪里,表达对逝者无法得知下落的无奈与哀思。 |
马蹄踏破旧时田 | 旧地重游,马蹄踏过曾经熟悉的土地,带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
借问谁家有新冢? | 提问谁家新建了坟墓,引发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 |
谁家无墓又谁怜? | 无人安葬的人,又有谁能关心?表现出对社会冷漠的批判。 |
四、整体理解
《寒食野望吟》不仅是一首描写寒食节习俗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间悲欢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社会冷暖的深切感受。诗中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生者的劝诫,体现了白居易一贯关注民生、同情百姓的写作风格。
五、结语
《寒食野望吟》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不仅展现了唐代寒食节的风俗,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关爱他人,同时也要面对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