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的意思是】2. 文章
“诲人不倦”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教导别人从不感到疲倦。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老师或长辈在教育他人时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责任感。
下面是对“诲人不倦”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诲 | 教导、劝诫 |
人 | 他人、学生 |
不倦 | 不感到疲倦、不厌烦 |
整体意思:指教导他人时始终耐心、不厌其烦。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论语·述而》
-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背景:孔子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学习与教学上的态度,强调不断学习、不厌教人。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用于形容教师 | 他教书多年,依然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 |
用于形容长辈 | 父亲对晚辈的教导总是诲人不倦,令人感动。 |
用于赞美精神 | 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耐心教导、循循善诱、谆谆教诲 |
反义词 | 厌烦教学、敷衍了事、不耐烦 |
五、成语寓意
“诲人不倦”不仅是一种教学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体现。它体现了教育者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感,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教育、尊重师道的传统。
六、总结
“诲人不倦”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成语,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热情。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文化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