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绠短汲深的意思】“绠短汲深”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至乐》:“绠短而汲深,虽竭力也,不能及泉。”原意是指井绳太短,却要打很深的水,即使费尽力气也无法达到目的。后来引申为能力不足却强求做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失败。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绠短汲深 |
| 拼音 | gěng duǎn jí shēn |
| 出处 | 《庄子·至乐》 |
| 本义 | 井绳太短,无法打到深井的水 |
| 引申义 | 能力不足却强行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劝诫或批评他人不自量力、好高骛远 |
二、成语用法与例句
| 类型 | 示例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 例句1 | 他年纪轻轻就担任重要职务,真是绠短汲深,难以为继。 |
| 例句2 | 这项任务难度极大,他却想一口吃成胖子,简直是绠短汲深。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从心、勉为其难 |
| 反义词 | 力所能及、量力而行、得心应手 |
四、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绠短汲深”常用于提醒他人不要盲目追求目标,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它强调的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重要性,避免因过度自信而导致失败。
五、总结
“绠短汲深”不仅是对古代井水取用方式的描述,更是对人生行为的一种深刻警示。它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否则,只会陷入徒劳无功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