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良好的行车舒适性、耐久性和施工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公路的建设中。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制定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依据。
本规范涵盖了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到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以下是对该规范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要点。
一、核心
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2. 材料要求:对沥青、集料、填料等原材料提出明确的技术指标,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3.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保证混合料的强度与稳定性。
4. 施工工艺:包括基层处理、摊铺、压实、接缝处理等关键工序,强调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5. 质量控制:设置多个质量控制点,如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6. 安全与环保: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关键内容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适用范围 | 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
| 材料要求 | 沥青需满足标号、软化点、针入度等指标;集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耐磨性 |
| 配合比设计 | 根据工程条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 |
| 基层处理 | 基层必须清洁、干燥、密实,不得有松散或浮土 |
| 摊铺工艺 | 摊铺应保持均匀连续,避免离析;采用自动找平装置控制高程 |
| 压实工艺 | 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使用不同类型的压路机组合作业 |
| 接缝处理 | 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法,横向接缝宜用切缝法,确保衔接紧密 |
| 质量控制指标 | 压实度≥95%,平整度≤8mm,厚度偏差±5%以内 |
| 安全与环保 | 施工现场应设警示标志,控制粉尘和噪音污染,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
三、结语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加强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同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规范也应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现代公路建设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