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觥筹交错的解释

2025-10-26 12:25:18

问题描述:

觥筹交错的解释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12:25:18

觥筹交错的解释】“觥筹交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绘宴饮时热闹、欢乐的场面。这个成语出自《醉翁亭记》:“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原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饮酒时的热闹场景。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觥筹交错
拼音 gōng chóu jiāo cuò
出处 《醉翁亭记》(欧阳修)
原意 酒杯与酒筹交错,形容宴饮时的热闹场面
现代用法 形容宴会中人来人往、气氛热烈的情景
情感色彩 中性偏积极,多用于描写欢乐、热闹的场合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描述宴会、聚会等

二、详细解释

“觥”是古代盛酒的容器,“筹”是行酒令时用的筹码,类似于现代的骰子或签牌。“交错”表示交叉、混杂。因此,“觥筹交错”原本是指在宴会上,人们举杯畅饮,互相敬酒,手中的酒筹不断交换,场面十分热闹。

在现代使用中,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形容社交活动中的热烈氛围,如朋友聚会、商务宴请、婚礼庆典等。它不仅表达了热闹的场面,也带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色彩。

三、相关例句

1. 宴会上觥筹交错,大家谈笑风生,气氛非常融洽。

2. 节日的夜晚,街头灯火通明,觥筹交错,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3. 这场酒局上,觥筹交错,众人频频举杯,尽显豪情。

四、常见误用提示

- 误用场景:不宜用于描述争吵、混乱的场面,否则会与成语的正面情感相冲突。

- 搭配建议:可与“欢声笑语”“推杯换盏”等词搭配使用,增强画面感。

五、拓展知识

“觥”在古代多为青铜制成,形状类似尊,有盖,用于盛酒;“筹”则用于饮酒游戏,如“行令”时用以决定谁喝酒或做什么动作。这种文化习俗在古代文人雅集中较为常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与娱乐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觥筹交错”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日常写作或口语表达中,恰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添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韵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觥筹交错的解释】“觥筹交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绘宴饮时热闹、欢乐的场面。这个成语出自《醉翁亭记...浏览全文>>
  • 【觥筹交错得意思是什么】“觥筹交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宴会上热闹、欢腾的场景。它源自古代文人...浏览全文>>
  • 【龚组词造句】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龚”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虽然不常出现在高频词汇中,但在特定语境下...浏览全文>>
  • 【龚自珍写的诗】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是“晚清...浏览全文>>
  • 【龚自珍是什么朝代】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在清代文坛具有重要地位。他生活在清...浏览全文>>
  • 【龚自珍简介资料】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浏览全文>>
  • 【龚自珍个人资料】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浏览全文>>
  • 【龚自珍的诗句】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清朝中...浏览全文>>
  • 【龚自珍的简介】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浏览全文>>
  • 【龚自珍的代表作和代表句】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的思想...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