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古文两败俱伤译文

2025-10-27 07:18:42

问题描述:

古文两败俱伤译文,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07:18:42

古文两败俱伤译文】“两败俱伤”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源自古代战争中的情景,形容双方在争斗中都受到严重损失,最终没有赢家。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双方因冲突而互相损害,结果对彼此都不利。

以下是对“两败俱伤”这一成语的古文原文及其现代汉语译文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查阅。

一、

“两败俱伤”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二》:“夫破秦,破楚,皆为天下之大害也。今吾与秦战,必不胜,不如与楚合。”后人引申为双方争斗,结果两方都受到伤害,无法获得胜利。这不仅适用于军事斗争,也广泛用于政治、商业、人际关系等领域,强调过度竞争或对抗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该成语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应寻求双赢或合作的方式,避免因短视行为导致双方受损。

二、古文与译文对照表

古文原文 现代汉语译文
夫破秦,破楚,皆为天下之大害也。 打破秦国和楚国,都是对天下最大的祸害。
今吾与秦战,必不胜,不如与楚合。 现在我与秦国作战,必定会失败,不如与楚国联合。
两败俱伤,非所以全己也。 如果双方都失败,就不是保全自己的办法。
战则两伤,和则两利。 战争会导致双方都受伤,和平则双方都能受益。

三、总结

“两败俱伤”不仅是古代战争的写照,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深思的处世之道。它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冲突中保持理智,避免盲目对抗。通过合理沟通与协调,往往能实现更长远的利益。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企业竞争、家庭关系还是国际外交,“两败俱伤”的教训都值得借鉴。只有懂得让步与妥协,才能真正实现共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