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露的诗词】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加大,晨露凝结成霜。自古以来,白露便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许多诗人以白露为题材,抒发对自然变化的感受与人生哲思。
以下是一些经典描写“白露”的诗词作品及其简要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节气的文化内涵。
一、
白露作为节气,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秋意渐浓、时光流逝的情感。诗人们通过描绘清晨的露水、凉风、落叶等自然景象,寄托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尊重。
二、关于白露的诗词(表格)
| 诗词名称 | 作者 | 朝代 | 内容节选 | 诗词主题 |
| 《秋夕》 | 杜牧 | 唐代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描写秋夜景色,借景抒情 |
| 《白露》 | 谢道韫 | 东晋 | 白露凋花花不残,风摇树影影犹寒。 | 直接点题,描绘白露时节的景象 |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 宋代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虽非直接写白露,但反映秋意浓厚 |
| 《玉阶怨》 | 李白 | 唐代 |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以白露渲染秋夜孤寂之情 |
| 《白露歌》 | 无名氏 | 古代 | 白露降,秋风起,万物收,百果熟。 | 民间歌谣,反映节气特征 |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许浑 | 唐代 | 行乐及时时不可,一杯歌酒莫辞频。 | 借秋景抒发人生感慨 |
三、结语
白露不仅是自然节气的标志,也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富有诗意的符号。从古至今,无数文人用诗歌记录下了这个时节的独特美感与深沉情感。通过这些诗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白露时节的清凉与宁静,也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