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有一泻千里的诗句】“一泻千里”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水流奔腾直下、气势磅礴的景象,也常被引申为事物发展迅速、不可阻挡。在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志向。
以下是一些含有“一泻千里”或类似意境的诗句,并对其出处和含义进行了总结。
一、
“一泻千里”最早出自《汉书·司马迁传》,原指河水奔流而下,形容文章气势流畅。后多用于形容气势浩大、奔放不羁。在古代诗词中,虽然直接使用“一泻千里”的较少,但许多描写江河奔流、瀑布飞泻、山势险峻的诗句,都暗含了“一泻千里”的意象。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有的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借景抒情,表达豪情壮志;有的则借水之奔流,抒发内心情感。
二、相关诗句汇总表
| 序号 | 诗句内容 | 出处 | 作者 | 意境/含义 |
| 1 | 长江一泻千里,万古东流不息 | 《水经注》 | 无名氏 | 描写长江奔流不息,象征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 |
| 2 | 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 形容瀑布从高处直落,气势恢宏,富有想象力 |
| 3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 李煜 | 借江水东流,抒发亡国之痛与人生无常之感 |
| 4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常建 | 虽未直接提及“一泻千里”,但描绘山水清幽,意境深远 |
| 5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描写大江奔流,感叹历史英雄已逝,感慨人生短暂 |
| 6 |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青玉案·元夕》 | 贺铸 | 以自然景象比喻愁绪绵长,虽非直接“一泻千里”,但意境悠远 |
| 7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将进酒》 | 李白 | 描写黄河从天而降,奔腾入海,气势磅礴 |
| 8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汉江临泛》 | 王维 | 通过江水的广阔,表现自然的壮丽与辽远 |
三、结语
“一泻千里”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在古诗词中,它往往承载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笔下的壮丽风光,也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豪情与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