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曹操】《龟虽寿》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首四言诗,出自《乐府诗集》。这首诗以龟的长寿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建功立业、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简练、气势雄浑,体现了曹操“慷慨悲凉”的诗歌风格。
一、
《龟虽寿》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有限、志向未尽的感慨。诗中虽然提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但紧接着提出“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进一步强调生命的无常。然而,曹操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表达了即使年迈仍不放弃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曹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原文与赏析对照表
| 内容 | 解析 |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神龟虽然长寿,终究也会有死亡的一天。暗示生命的有限性。 |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腾蛇虽能乘风驾雾,最终也化为尘土。进一步强调生命的无常。 |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老马虽然伏在槽边,但心中仍有驰骋千里的志向。比喻人虽年老,仍怀壮志。 |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英雄到了晚年,依然胸怀大志,不愿退缩。表现了曹操不甘平庸、勇往直前的精神。 |
三、艺术特色
1. 结构紧凑:全诗四句一节,层次分明,节奏感强。
2. 用典自然:以“神龟”、“腾蛇”等神话意象开篇,增强诗意。
3. 情感真挚: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4. 语言质朴:没有华丽辞藻,却充满力量,体现“建安风骨”的特点。
四、历史背景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现实,表达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定的渴望。《龟虽寿》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五、结语
《龟虽寿》不仅是曹操个人志向的写照,更是那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只要心怀梦想,就永远可以追求卓越。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