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在中国的城市管理体系中,“较大的市”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行政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是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这些城市在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发展水平。
一、总结
“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它们通常为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多、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这类城市在城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调配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全国共有27个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也有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它们在国家城市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一览表
| 序号 | 城市名称 | 批准时间 | 省份 | 行政级别 |
| 1 | 天津市 | 1954年 | 天津市 | 直辖市 |
| 2 | 上海市 | 1954年 | 上海市 | 直辖市 |
| 3 | 长春市 | 1988年 | 吉林省 | 地级市 |
| 4 | 哈尔滨市 | 1988年 | 黑龙江省 | 地级市 |
| 5 | 南京市 | 1988年 | 江苏省 | 地级市 |
| 6 | 杭州市 | 1988年 | 浙江省 | 地级市 |
| 7 | 武汉市 | 1988年 | 湖北省 | 地级市 |
| 8 | 西安市 | 1988年 | 陕西省 | 地级市 |
| 9 | 成都市 | 1988年 | 四川省 | 地级市 |
| 10 | 厦门市 | 1988年 | 福建省 | 地级市 |
| 11 | 青岛市 | 1988年 | 山东省 | 地级市 |
| 12 | 重庆市 | 1997年 | 重庆市 | 直辖市 |
| 13 | 沈阳市 | 1994年 | 辽宁省 | 地级市 |
| 14 | 大连市 | 1994年 | 辽宁省 | 地级市 |
| 15 | 苏州市 | 1994年 | 江苏省 | 地级市 |
| 16 | 宁波市 | 1994年 | 浙江省 | 地级市 |
| 17 | 常州市 | 1994年 | 江苏省 | 地级市 |
| 18 | 佛山市 | 1994年 | 广东省 | 地级市 |
| 19 | 温州市 | 1994年 | 浙江省 | 地级市 |
| 20 | 惠州市 | 1994年 | 广东省 | 地级市 |
| 21 | 威海市 | 1994年 | 山东省 | 地级市 |
| 22 | 东莞市 | 1994年 | 广东省 | 地级市 |
| 23 | 深圳市 | 1994年 | 广东省 | 地级市 |
| 24 | 珠海市 | 1994年 | 广东省 | 地级市 |
| 25 | 哈尔滨市(再确认) | 1988年 | 黑龙江省 | 地级市 |
| 26 | 长沙市 | 1994年 | 湖南省 | 地级市 |
| 27 | 乌鲁木齐市 | 1994年 | 新疆区 | 地级市 |
> 注:部分城市因行政区划调整或重新审批,可能存在重复或变动情况,以上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
三、总结与意义
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不仅在行政层级上高于普通地级市,而且在法律授权、经济调控、城市建设等方面具有更强的自主性。这些城市往往是所在省份或区域的重要经济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城市被纳入“较大的市”行列,进一步优化国家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