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绿的诗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绿”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意境、一种情感的寄托。许多诗人通过“绿”来描绘自然之美、抒发内心情感,使诗句充满生机与诗意。以下是一些经典且富有美感的“含绿的诗句”,并对其进行了简要总结与分类。
一、
“绿”在古诗中常用于描写春天、山水、植物等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些诗句或清新淡雅,或浓烈深沉,展现了古人丰富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艺术。
常见的“绿”意象包括:绿柳、绿波、绿草、绿树、绿山、绿云等。不同诗人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心境,赋予“绿”以不同的意义。有的象征希望与新生,有的则寄托离愁与思乡之情。
二、含绿的诗句汇总表
|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玉楼春·春景》 | 宋·宋祁 | 描写早春清晨的景色,绿柳轻烟,红杏盛开,春意盎然。 |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 | 宋·翁卷 | 山野一片碧绿,江水泛白,细雨如烟,描绘江南春色。 |
|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有钟声。”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常建 | 绿叶繁茂,红花稀少,表现春末夏初的景象。 |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问刘十九》 | 唐·白居易 | 新酿的酒面上浮着绿色泡沫,温暖的火炉旁,表达友情与闲适。 |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过故人庄》 | 唐·孟浩然 | 村边绿树环绕,远处青山斜映,展现田园风光。 |
|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 唐·白居易 | 绿野堂内花草繁盛,象征高洁与清雅。 |
|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水面过。” | 《春日偶成》 | 宋·程颢 | 绿色池塘,芳草满地,春光在水中荡漾。 |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三衢道中》 | 宋·曾几 | 行走山路,绿荫依旧,又闻鸟鸣,体现旅途中的宁静与愉悦。 |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玉楼春·春景》 | 宋·宋祁 | 再次出现,强调其经典性与画面感。 |
| “绿窗残梦觉,罗衣不胜寒。” | 《夜半乐》 | 唐·李煜 | 梦醒时绿纱窗前,寒意袭人,表达孤寂与哀愁。 |
三、结语
“含绿的诗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无论是春日的生机,还是秋日的萧瑟,绿意总能为诗句增添一抹生动与灵动。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们细腻的情感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