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处处催刀尺】“寒衣处处催刀尺”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原句为“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此句描绘了深秋时节,人们忙着制作冬衣的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在古代,寒冬将至,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御寒的衣物,而“催刀尺”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忙碌于裁剪和缝制衣服的情景。
一、原文解析
- 出处:杜甫《秋兴八首》其七
- 背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目睹战乱后社会动荡,心中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 字面意思:“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催刀尺”是催促裁剪衣物的工具(刀指剪刀,尺指量布的尺子);“急暮砧”指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砧是捣衣石)。
- 意境:通过描写人们为寒冬做准备的场景,暗示时局艰难、民生困苦,也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
“寒衣处处催刀尺”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写照。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在寒冷季节前的集体行动,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现实的关注与感慨。这一诗句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 | 
| 原文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 释义 | 深秋时节,人们忙着裁剪缝制冬衣,傍晚时分捣衣声不断 | 
| 意境 | 描绘社会生活,体现民生疾苦,表达忧国情怀 | 
| 文学价值 | 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 | 
| 现代意义 | 反映传统节令文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四、延伸思考
“寒衣处处催刀尺”不仅是对季节变迁的描述,也象征着一种生活的节奏和文化的延续。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依靠手工制作衣物,但这种“准备”的意识依然存在,比如冬季来临前的衣物储备、节日的准备等。古人用诗记录生活,今人则以不同的方式传承文化。
五、结语
“寒衣处处催刀尺”是一句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句,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状态,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通过对这句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智慧与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