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通人员的定义】“红通人员”是“红色通缉令人员”的简称,指的是由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发布的、具有重大犯罪嫌疑并被多个国家和地区通缉的人员。这些人员通常涉及严重刑事犯罪,如贪污、受贿、洗钱、恐怖主义、走私、毒品犯罪等,且在逃亡过程中可能藏匿于多个国家。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红通人员”的概念和相关特征,以下是对该术语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分类说明:
一、红通人员的定义总结
红通人员是指因涉嫌严重刑事犯罪而被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的人员。这类人员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且可能在多个国家之间流窜,逃避法律制裁。中国公安部负责向国际刑警组织申请发布红通令,并与其他国家合作追捕此类人员。
二、红通人员的核心特征
| 特征类别 | 内容说明 |
| 罪行性质 | 涉嫌严重刑事犯罪,如贪污、受贿、洗钱、恐怖主义、毒品犯罪、绑架、谋杀等。 |
| 逃亡状态 | 已经逃离本国或地区,可能藏匿于其他国家,逃避司法追责。 |
| 通缉级别 | 属于国际刑警组织的最高级别通缉令,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
| 国际合作 | 依赖国际刑警组织及多国警方协作,进行追踪与抓捕。 |
| 公开信息 | 红色通缉令信息一般会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便于公众识别和协助。 |
三、红通人员的管理与追捕机制
1. 申请发布:由国家执法机构(如中国公安部)向国际刑警组织提交申请,提供嫌疑人详细资料及犯罪证据。
2. 审核发布:国际刑警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决定是否发布红色通缉令。
3. 全球通报:一旦发布,所有成员国警方将收到相关信息,协助追踪和抓捕。
4. 追捕行动:各国警方根据通缉令开展联合行动,必要时可实施引渡或逮捕。
四、典型案例(简要)
- 赖小民:曾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因受贿、贪污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其案件曾引发广泛关注。
- 杨秀珠: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因贪污受贿外逃多年,最终被成功引渡回国。
五、结语
红通人员是国际反腐败与打击犯罪的重要工具之一,体现了各国在维护法律尊严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合作意愿。随着国际执法合作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红通人员被成功缉拿归案,为全球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