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关击柝的含义】“抱关击柝”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意是指守门、打更等低微的职务。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指代地位低下、从事琐碎事务的人,常用于形容社会底层劳动者或官职卑微之人。
在古代,抱关指的是看守城门、关口的职责;击柝则是夜间打梆子报时、警戒的职务。这些工作虽然重要,但属于基层、边缘的岗位,因此“抱关击柝”也常带有贬义,表示身份低微、被人轻视。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抱关击柝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原意 | 守门、打更等低微职务 |
引申义 | 地位低下、从事琐碎事务的人 |
使用场合 | 形容社会底层劳动者或官职卑微者 |
褒贬色彩 | 多带贬义,表示身份低微、受人轻视 |
补充说明:
“抱关击柝”虽有贬义,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用来表达对基层劳动者的尊重,强调其工作的必要性和价值。例如,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会通过这一成语来突出人物的坚韧与平凡中的伟大。
总之,“抱关击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职业分工的认知和态度,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