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故意放火得到受害人谅解的案例

2025-10-27 16:34:01

问题描述:

故意放火得到受害人谅解的案例,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16:34:01

故意放火得到受害人谅解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中受害人的谅解往往对被告人的量刑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一些严重犯罪案件中,如“故意放火”,若被告人能够获得受害人的谅解,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法律责任。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案例概述

1. 案例一:张某因家庭矛盾故意放火,事后向被害人道歉并赔偿损失,获谅解

- 张某因与邻居发生纠纷,情绪激动后故意放火,导致房屋受损,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 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 被害人表示愿意原谅张某的行为。

- 法院综合考虑其悔罪态度及赔偿情况,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2. 案例二:李某因经济困难实施放火行为,事后积极补救并取得谅解

- 李某因无力偿还债务,为报复社会而故意纵火,造成公共财产损失。

- 在事件发生后,李某主动协助灭火,并赔偿了相关损失。

- 被害单位出具书面谅解书,表示愿意接受其赔偿并不再追究责任。

- 法院根据其认罪态度和赔偿表现,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期执行。

3. 案例三:王某因情感纠纷放火,经调解后获得被害人谅解

- 王某因感情问题对前女友不满,故意放火焚烧其住所。

- 事件发生后,王某主动联系被害人,表达悔意,并支付高额赔偿金。

- 被害人考虑到王某的悔过态度,出具谅解书。

- 法院结合案件情节,依法减轻处罚。

二、案例总结表

案例编号 案件类型 行为人姓名 犯罪动机 行为后果 受害人是否谅解 处罚结果
案例一 故意放火 张某 家庭矛盾 房屋受损(无伤亡) 有期徒刑两年,缓刑
案例二 故意放火 李某 经济困难 公共财产损失 有期徒刑三年,缓刑
案例三 故意放火 王某 情感纠纷 住宅被烧毁 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

三、法律分析

在故意放火案件中,虽然该行为本身属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但若被告人具备以下情形,法院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 自首或坦白;

- 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

- 获得受害人书面谅解;

- 有悔罪表现,未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在实际司法操作中,受害人的谅解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需结合具体案情综合判断。

结语:

故意放火虽属重罪,但在特定情况下,若能获得受害人的谅解,仍有可能获得较轻的刑事处罚。这体现了我国刑法中“宽严相济”的司法理念,也鼓励犯罪分子主动悔过、承担责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