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仓老鼠大如斗】“官仓老鼠大如斗”出自唐代诗人曹邺的《官仓鼠》,原诗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首诗通过描写官仓中老鼠肥大、肆无忌惮的现象,讽刺了当时官吏贪腐、欺压百姓的社会现实。
一、
《官仓老鼠大如斗》是一首借物讽世的诗作,表面上写的是官仓中的老鼠,实则借老鼠之“大”和“胆”,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官吏腐败、民不聊生的黑暗面。诗中“健儿无粮百姓饥”一句,直接反映了战乱时期士兵无粮、百姓饥饿的惨状,而“谁遣朝朝入君口”则质问是谁让这些腐败者不断侵占百姓的粮食。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古代文学中讽刺现实的典范之作。
二、核心内容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作者 | 曹邺(唐代) |
| 出处 | 《官仓鼠》 |
| 主题 | 讽刺官吏腐败、揭露社会不公 |
| 表现手法 | 借物讽世(以“官仓鼠”比喻贪婪的官吏) |
| 诗句重点 | “官仓老鼠大如斗”、“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
| 诗歌风格 | 简洁有力,讽刺性强 |
| 背景 | 唐代后期社会动荡,官吏腐败严重 |
| 读者感受 | 愤怒、反思、对现实的不满 |
三、延伸思考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其语言精炼,更因为它触及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核心问题。在当代社会,虽然形式不同,但类似“官仓鼠”的现象依然存在——某些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历史的镜子,也是现实的警钟。
结语:
“官仓老鼠大如斗”虽是古诗,却仍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公正与廉洁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