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原文及翻译】《归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以“归雁”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对亲人团聚和国家安定的深切期盼。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 第一句 | 闻道衡阳南去,雁不度潇湘 | 听说大雁向南飞去,不会飞过潇湘 |
| 第二句 | 万里云间客,孤城雨里觞 | 我在万里之外的云间漂泊,独坐孤城,雨中饮酒 |
| 第三句 | 湘江烟水阔,楚地草木荒 | 湘江烟波浩渺,楚地草木荒凉 |
| 第四句 | 愁看洞庭上,沙头空断肠 | 愁望着洞庭湖上,沙洲上只余空荡的愁肠 |
二、诗歌背景与赏析
《归雁》写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此时他远离故土,生活困顿,内心充满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归雁”象征着思乡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希望有归途、有团圆的愿望。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苍凉悲怆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三、语言特色
1. 意象鲜明:诗中“归雁”、“潇湘”、“洞庭”等意象富有传统诗歌的意境美。
2.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深沉,体现出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3. 语言简练:四句诗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
四、结语
《归雁》虽篇幅短小,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读此诗,令人感怀万千,心生共鸣。


